清华的创意乐园:探索游戏世界的无限可能

想象你正站在清华大学的校园里,阳光洒在古老的建筑上,微风轻拂,而你心中却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向往。突然,一个念头闪过:清华,竟然也做起了游戏?是的,你没听错,这个以严谨学术著称的学府,正以它独特的方式,探索着游戏世界的无限可能。
游戏创意的摇篮:清华×腾讯游戏极限开发大赛

提起清华,人们往往会想到严谨的学术氛围和卓越的科研成果。在这片学术的沃土上,也悄然兴起了一股游戏创作的热潮。这不,清华×腾讯游戏极限开发大赛就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。
在这个比赛中,来自清华大学(含深圳国际研究生院)的同学们,通过Game Jam的形式,将他们的专业知识与游戏设计理念相结合,创作出了许多令人惊叹的作品。比如,“上帝回收计划”和“洗衣房大作战”等,都是比赛中脱颖而出的优秀作品。
Game Jam,这种限定时间与条件的游戏极限开发赛事,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沟通能力、游戏叙事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,更让他们在团队合作中收获了宝贵的经验。而清华大学学生未来动漫·游戏技术兴趣团队,则为这场盛宴提供了坚实的后盾。
跨界融合:清华引入台湾交大游戏课

你知道吗?清华大学还引进了台湾交通大学的游戏课程!这门名为《电子游戏与社会》的课程,由台湾交通大学最年轻的女教授林日璇主讲。她曾在台交大开设这门课程,并因其独特的教学方式而受到学生的热烈推荐。
在这门课程中,林教授不仅强调师生互动讨论,更重视学生的实际游戏体验。她认为,只有亲自去玩、去体验,才能真正了解游戏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。这种教学理念,无疑为清华的学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游戏世界的大门。
AI赋能:清华打造“零人工含量”的游戏公司
最近,清华大学又搞了个大动作——利用ChatGPT打造了一个名为ChatDev的游戏公司。在这个公司里,从CEO到普通员工,全部由ChatGPT扮演,实现了一种“赛博共产主义”的工作模式。
ChatDev的开发流程分为设计、编程、测试和文档四大环节,每个环节都由多个ChatGPT扮演不同的角色完成工作。比如,CEO、程序员、测试员等。整个开发周期平均只需7分钟,价格仅2元人民币左右,极具成本效益。
这个“公司”是如何运转的呢?研究团队为它设计了一套由ChatGPT串联起的“ChatChain”。每个bot分别扮演CEO、程序员、设计师等不同角色,涵盖了游戏研发涉及的所有岗位。为了避免出现失误或幻觉,研发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由两个bot共同完成。
清华学子独立制作游戏《往事伴我》成功发售
值得一提的是,清华大学在读研究生罗赵翔同学独立制作的像素风格叙事解谜游戏《With My Past》也成功发售了。这款游戏包含8个章节和25首原创音乐,随着剧情发展情绪逐渐深入,每个音符都能带来沉浸感。
游戏机制的变化会带来丰富的解谜体验,从利用、逃避到接纳过去,最终与过去共进。这款游戏的成功,不仅展示了清华学子在游戏创作方面的才华,更证明了游戏作为一种艺术形式,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。
清华在游戏领域的探索,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学府。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领域,清华将继续前行,为游戏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