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有个事儿闹得挺火的,那就是疫情期间,熊孩子们玩游戏充值的事情。这事儿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,家长们也是操碎了心。今天,我就来给你好好说说这事儿,让你了解一下其中的来龙去脉。
熊孩子“氪金”,家长头疼不已

疫情期间,孩子们待在家里,难免会沉迷于各种游戏。这不,就有不少熊孩子偷偷充值,把家里的钱都花光了。这不,刘女士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。她的9岁孙女玩游戏,竟然充值了4000多元!这可把刘女士愁坏了,她赶紧向游戏公司申请退款,但过程却并不顺利。
退款维权不易,家长呼吁加强监管

刘女士的经历并非个例。付女士的儿子小宇也玩游戏充值了1500多元,而邓师傅的女儿更是充值了45056元!这些家长在申请退款时,都遇到了各种困难。有的平台要求提供充值时的监控视频和游戏语音,这让家长们感到十分无奈。
面对这种情况,家长们纷纷呼吁加强监管。他们认为,游戏公司应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,防止他们沉迷游戏和过度消费。
法律支持,退款有望

虽然退款过程困难重重,但法律还是支持家长们的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第十九条规定,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,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、追认。这意味着,如果未成年人未经监护人同意进行游戏充值,监护人有权要求退款。
此外,最高人民法院在2020年5月15日出台的《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(二)》中也明确指出,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其监护人同意,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者网络直播平台打赏等方式支出与其年龄、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,监护人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返还该款项的,人民法院应予支持。
未成年人模式升级,为青少年营造安全环境
为了保护未成年人,国家网信办在2023年8月2日公布了《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(征求意见稿)》,提出将全面升级青少年模式为未成年人模式,推动模式覆盖范围由APP扩大到移动智能终端、应用商店,实现软硬件三方联动,方便用户一键进入模式,为未成年人营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。
疫情期间,熊孩子玩游戏充值的事情引发了广泛关注。虽然退款过程困难,但法律还是支持家长们的。希望游戏公司能够加强监管,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。同时,家长们也要加强对孩子的教育,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游戏,避免沉迷。